“妈妈,打仗的环境真艰苦啊,这张床这么破,邓小平爷爷怎么能休息好呢?”小朋友满脸疑问看向妈妈,身旁的讲解员听到后笑着回答道:“小朋友,当年邓小平爷爷在指挥淮海战役作战时,常常是夜以继日,废寝忘食,不在意吃喝、不在意居住环境,只是想着打赢淮海战役这场硬仗,他们当年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弘扬与传承哦。”这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,游客小朋友与讲解员的一段对话。
原来小朋友看到的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旧址后院,堂屋东头的一间休息室内陈列着的一张木床。木床看上去十分简陋,床面仅有七根木棍,上面铺着高粱秸,说起这张木床,还有一段故事呢。
1948年11月23日,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搬到韩村镇小李家的村民李光者家,正直最寒冷的季节,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常常在指挥部里夜以继日、废寝忘食,看地图、研究作战方案,实在困了,他们就扒在桌子上打个盹,每一天都得不到正常休息,李光者看到后很是心疼。一天,李光者见到邓小平,说道:“首长,我看您们总是在指挥部里,很少到宿舍休息,我想把我睡的床给您们搬到指挥部里,累了可以在床上休息一会。”邓小平问道:“你睡的床给我们了,那你睡在哪儿?”李光者回答:“我还有一张绳子攀的软床子,也很结实,我就睡在那好了。”邓小平连连拒绝道:“那不行啊,本就占用了你家房屋,可不能再占了你的床。现处于打仗的关键时期,为了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,辛苦点是应该的。”李光者听到邓小平的话,心里深受感动,因为邓小平连连拒绝,他也只能笑笑说好吧。但回过头来,李光者立刻去找到邓小平政委的警卫员小李,让他帮忙把木床搬到了指挥部,供前委们临时休息。邓小平看到指挥部突然多出来的一张木床,心里明白了村民的心意,见到李光者的时候,邓小平笑着说:“感谢你的木床啊,又给你添麻烦了。”李光者也笑着说道:“不麻烦,不麻烦,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我全力支持您们的工作,有什么事您尽管说。”
据李光者的儿子李华松说,当时乡亲们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,但如果有好点儿的生活用品、好吃的食物都往指挥部送,却被前委们统统拒绝了,他们坚持和前线战士吃一样的食物,绝不搞特殊化。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现在看到木床,人们就会联想到当年邓小平、陈毅、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通宵达旦、日理万机的情景,体会到他们艰苦朴素、清正廉洁的革命风范。(韩村镇 吴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