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咱们信访举报的工作流程,你先熟悉一下,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。”信访室的同志正在跟我讲解着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,话音刚落,接待大厅的大门就被打开了。
“同志,你们纪委能不能管着法院的事呀?”“大娘,您别着急,先请坐,您是要反映什么问题呀?”我连忙招呼她坐下,同时拿出信访接待登记簿开始登记。
在听完上访人的问题反映后,初步判断她反映的是纪委业务外的问题,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受理范围,我和信访室的同事耐心地跟她解释了具体情况。
在没接触信访工作前,一直认为信访工作无非就是传递群众的诉求,虽直面群众,但简单易操作,接住群众的材料,转转件就好。但是就在上周,按照“锻造铁军六项行动”工作安排,我被抽调到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跟班学习,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。
耐心倾听,换位思考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信访工作的首义,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,把心贴近人民。”群众到纪委来反映问题,是因为遇到困难和问题了,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。无论是面对初访群众,还是面对心有怨气的重复上访群众,都必须保持热情、耐心的态度和冷静、理智的思考方式,把信访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朋友,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,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想办法,这样才能增强信访群众的信任度和获得感,进而促进问题的化解。信访工作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难”和“天下第一烦”,但这一难一烦的工作,却恰恰代表着为民排忧解难的责任与担当,难和烦不可怕,可怕的是面对问题的心态和使用方法,其实只要用心用智去做信访工作,真心实意为民着想,让群众顺心了,信访工作就不难做了。
把理讲透,析事明理。信访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耐心听取来访人陈述,应做到对受理范围的信访事项一次性告知;对于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事项,除了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、引导群众去相关部门办理事项外,还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独特优势,沟通协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。“无事谁信访”,其实,在很多时候,我们接访遇到的乱访、缠访、循环上访,一方面是访民错误地认为“纪委是万能的”,所有的诉求在纪委都可以得到解决,一方面是部分访民东奔西撞,找不到合适的诉求渠道,诉求迟迟得不到解决,导致情绪恼怒、怨天怨地,只要待之以礼,导之以理,对诉求做以有效疏导,这些都是可以被有效化解的。
真情回复,客观分析。在信访工作中既要以党章和法律法规为准绳、以事实为依据、精心做好纪内访的受理与处置。也要本着维护信访当事人的民主权利的原则,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,坚持分级负责、归口办理,认真做好纪外访的解释与引导,真正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,让群众反映问题知“门路”,解决问题少“走路”,所反映的疑难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落实,及时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和谐。只有将“调查、审核、解释、感情”这四个词语融合在一起,才能消除部分信访群众对基层纪委办理信访件的疑虑,增加互信。
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监督执纪执法的第一道程序、第一个关口,是纪检监察机关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,承担着发现和揭露违纪问题线索的重任,更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特殊桥梁和纽带。群众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我们在信访工作中要做到诚心诚意为老百姓解难事、办实事、做好事,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,强化责任担当,综合运用法律、政策、经济、行政等手段和教育、调解、疏导等办法,才能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。
(县纪委监委组织部一级科员 胡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