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纪检人·手记】为了父亲的初心

来源:濉溪县纪检监察网   发布时间:2020-02-25 10:07   

隆冬时节,北方的农村,寒风凛冽,满目萧条,村口的那颗老树下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。因为父亲春节前的骤然离世,我赶回了灵璧老家。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我滞留在此,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待在家里了。

父亲今年72岁,1968年入伍,在部队光荣入党,有近五十年的党龄。在家帮我带孩子的时候从未间断过学习,不久前还跟我说过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二卷)他已经看了一大半了。每次放假陪他回老家,他都要去村干部家问问什么时候开党员会,我说,“刚回来,您就歇歇吧,还想去开什么会啊”。可他却说,“党章规定的,六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就可以开除党籍了”,这就是一位老党员的坚守。

父亲退伍后就回家种了地,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宽厚淳朴,勤俭持家,一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。他凡事都为儿女考虑着,生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“我能理解所有人,你们有你们的难处”。曾半开玩笑地说,“我要是走了,不要大操大办,不要买棺材,用骨灰盒把我简单埋在地下就行,你们弟兄俩都有正式工作,影响不好。”

父亲的走很突然,从医院拉回老家,正赶上疫情集中爆发。村里要求一切喜宴停办,丧事简办,虽然可以简办,但总归存在传播风险,想起父亲生前的遗愿和教导,我和家人商定等疫情完全结束后再送父亲最后一程。生前尽孝厚养,身后文明薄葬,其实这本就是父亲生前的要求和决定。

突如其来的疫情,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没有人能置身度外,同呼吸,共战“疫”,才能打赢这场硬仗。村里号召党员带头参加巡逻和村口执勤,还未从悲伤中走出来的我报了名,戴上了袖章。就这样,每天准时值守村庄路口、排查重点人员、驱散扎堆村民、宣传防疫知识等等,每时每刻我都感觉到父亲并未走远,只是在家门口或村里哪个角落里看着我、鼓励着我······

我们村位于磬云山脚下,盛产灵璧石,每年有大量的村民外出到全国各地销售观赏玩石、园林石料,这部分人自然成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。按照镇政府的要求,我和其他几名村干部挨家挨户拉网式排查村民外出经历和接触对象,协助村里对两名近期有湖北经历的村民进行了集中隔离,督促有其他省市经历的村民进行居家隔离并每天登记身体状况。

“奎叔,怎么扛这么多芹菜?来,先登记一下刚才去哪了。”

“这不是不让出去嘛,多买点,再到地里挖点油菜苗,够吃半个月了,少出去,不给村干部添乱......”

“派出所吗?我举报庆云村桥东边第一家有几个人还在打牌赌钱,这是在赌我们全村人的命......”

“李书记,刚才我看到有个外村人从山上小路偷跑进老王家了,估计是来走亲戚的,赶紧把他撵走......”

“全体村民注意了,我天天搁大喇叭里嗓子都喊哑了,还有个别人逞能瞎跑,你现什么现,你比旁人长得俊可是,你往外跑你都不知道人家多烦你!你要是脑子不好使,我就天天搁大喇叭里提醒你一下……”

农村人文化水平虽然不高,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,特别是经过村书记在大喇叭里不厌其烦、骂骂咧咧地“开导”后,大多数村民都配合村里的各项安排。

看似漫长的一个多月,很快过去了,村里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,全村五千余人无一例确诊及疑似病例,目前所有外出人员均解除了隔离。现在我也回到了濉溪,开始了我的隔离生活。

国家有难,人人有责。这段时间以来,广大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,还有纪检系统的战友们日夜奋战、无假无休,真的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,筑起了人们的岁月静好,换来了一个家的温暖、一座城的平安、一个国的强盛。在我心里,父亲从未走远,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梦里。相信,他的魂依然留在那个偏远的山村,他的神依然守护着那个小小的家庭。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,更没有不会来临的春天。愿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,儿子一定将您的执着、坚守传承下去,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面对困难不放弃、忠诚履职不抛弃,做一名无愧于党、无愧于新时代的纪检监察战士。

(濉溪县纪委监委 解进)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