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隋书》记载,赵轨(生卒年不详),字玄轨,河南洛阳人。隋朝时期循吏,后魏廷尉卿赵肃的儿子。赵轨父亲精明强干,为官清廉,不营产业。赵轨受父亲影响,年少好学,行为检点,做官之后也以清正廉明、为民谋利而著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3
官,可造福一方百姓;官祸乱一方安宁。一个人的是否拥有良好的品德会影响身边的人,而一个官的品德良莠会影响万千百姓。做人要有德,为官更要有德。为官的德是什么?为官的德就是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3
勤为百业之基,勤政更是官德的具体表现。那么官员如何做才是勤政?清朝人说:“黾勉从公,夙夜匪懈,谓之勤。”意思是说官员处理公务要毫不懈怠,从早到晚都要勤勤恳恳,这才算的上勤政。综观包拯的勤政,其主张做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3
一座院落,历经数百年沧桑却古韵犹存;一个家族,代代聚族而居却根繁叶茂,长盛不衰。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之静升王氏家族,之所以能史历经久,与其代代坚守着家族的家训格言密不可分。“凡语必忠信,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3
“江山也要伟人扶,神化丹青即画图。赖有岳于双少保,人间始觉重西湖”。在清代诗人袁枚的《谒岳王墓》中,提到了两位长眠于西子湖畔的历史名人,他们就是宋、明两代匡扶社稷的英雄岳飞和于谦。于谦的于忠肃公祠与岳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3
人有七情六欲,有私心、私事、私情、私恩,实属平常。但要想成大事,立大功,建大业,就非做到先公后私、公私分明、公而忘私乃至大公无私不可。不如此,就不能服众,就很难成就大业。因此,对于居上位者来说,做到大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2
“羊续悬鱼”喻居官清廉、为官正直、拒绝受贿的意思。据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载:羊续,后汉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)人,为官清廉奉法。廉洁的名声,是拒礼最好的名片,这个故事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所启发。羊续在南阳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2
郑板桥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板桥,泰州兴化(今江苏兴化)人,是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他是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进士,曾步入仕途官至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虽仕途坎坷却政绩显著。他为官清廉,关心百姓疾苦。纵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2
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对“箴”这一文体的产生及其功用作了言简意赅的阐述,指出:“斯文之兴,盛于三代”;“夫箴诵于官,铭题于器,名目虽异,而警戒实同”。意思是说,箴产生于夏商周三代,并很快成为非常盛行的一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2
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,能洞见从政者的格局和境界。《新唐书》载:唐朝徐有功在任司刑少卿时,曾与皇甫文备一同负责刑事案件的审理。皇甫文备多次捏造证据诬陷徐有功放纵逆党。后来,皇甫文备因为一起刑事案件被连坐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12
宋代欧阳修在举荐谏官时曾写下《荐王安石、吕公著札子》一文,其中评价吕公著为“富贵不染其心,利害不移其守。”意谓为人处世要经得起功名利禄的侵染,不改变自己的人生志向和追求。后人常以此来评判一个人道德操守…
发布时间:2022-05-06
对待钱财的态度可以洞见一个人的品行、修养和智慧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有云:“临财毋苟得”,意在告诫人们面对金钱财产,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,后人常用“临财不苟”形容君子清廉自爱的高尚品格。清廉的人从来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9
“谋度于义者必得,事因于民者必成”出自《晏子春秋》,意思是谋事符合道义必有所得,办事顺从民心必会成功,这启示我们,谋事办事当坚守道义、合乎民心。中华民族历来提倡“君子义以为质”,把义视为君子品质、道德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9
团结出凝聚力、出战斗力。唐代陆贽非常看重团结的重要性,他在《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》中写道:“天下之人,垂涕相贺惩忿释怨,煦仁戴明,毕力同心,共平多难。止土崩于绝岸,收板荡于横流,殄寇清都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8
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。”这是岳飞的名言,出自《宋史·岳飞传》:帝初为飞营第,飞辞曰:“敌未灭,何以家为?”或问天下何时太平,飞曰: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”当时的语境是,宋高宗准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8
《新唐书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唐太宗的儿子魏王生活奢靡,大臣褚遂良为此进谏,太宗不以为意,认为只是一些“小物”。褚遂良回答:“奢靡之始,危亡之渐也”,强调“漆器不止,必金为之,金又不止,必玉为之”,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8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元人马致远在《岳阳楼》第二折中写道:“想人能克己身无患,事不欺心睡自安。便百年能得几时闲。”马致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消除祸患的有效方法,那就是克制自己、减少贪欲,祛除杂念、大道直行。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7
范仲淹在做参知政事时严整吏治。他审核地方官吏,在名册中每见德才有亏、名声不佳者,就把这人的姓名一笔勾除,不再任用。南宋朱熹编纂的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中记载了此事。这正是“一笔勾销”的来历。“一笔勾销”的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7
杜甫是伟大的诗人,更是清廉为官的表率……公元764年,在两川节度使严武举荐下,杜甫出任检校工部员外郎。支离风尘际、漂泊天地间的杜甫总算有了一份暂时稳定的工作,但是微薄的俸禄要想养活一家,自是非常困难。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6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,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,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,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。”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。深入…
发布时间:2022-04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