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纪检人·手记】村里奏出新风尚

来源:濉溪县纪检监察网   作者:双堆集镇纪委 刘争光   发布时间:2018-03-22 20:11   


听说咱镇高家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的不错,结婚办喜事都不请唢呐班了,你去调研一下,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可以推广。”几天前,镇纪委书记交给我这项任务时,我心里还不大相信。我出生成长在农村,印象中,唢呐班是农村办喜事的“标配”,虽说现在移风易俗正在深入推进,但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岂是说改就改的,何况还是整个村一起改。

通过前期联系,我得知村里有一户人家马上要办喜事。当天,我早早赶到高家村,直奔这户人家。来到婚礼现场,只见两台大音箱正在“卖力”表现,烘托喜庆的氛围。我环顾一周,果真没有发现唢呐班的身影。

在向新人送上祝福后,我打听起了唢呐班的去向。

“村里提供了两台大音箱,想播啥歌都行,效果好还省钱,现在村里办喜事都不请唢呐班了。”正在操办喜事的“大总”高兴地向我介绍道。

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,高家村果真向唢呐班说了“再见”,不禁让我既佩服又好奇,村干部是怎么做到的呢?带着疑问,我又前往高家村党群服务中心,找村党总支书记杨万松了解个究竟。

“请唢呐班,看似是根深蒂固的老习俗,其实,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认为没有这个必要,但谁又不想开这个头,让人以为是小气、不舍得花钱。”一上来,杨万松就一语道破了村民们的真实想法。

经过杨万松的介绍,我了解到,办喜事请唢呐班,看似是自主选择,其实村民们也是被“绑架”了。“张三家请了,李四家也得清,你家花八千,他家花一万,都是一个村的,谁也不能落了这个面子,不管经济条件怎么样,咬紧牙关也得上。”杨万松说。

“这样一来,不就成了攀比炫耀吗?。”

“可不是吗?许多村民是有苦难言啊。而且唢呐班的素质参差不齐,有些表演的节目十分低俗,影响很不好。”

去年4月,全市上下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。高家村两委在征集村民意见后,很快就确定,先从改变“办喜事请唢呐班”这个习俗入手,为破除陈规陋习打开突破口。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,“禁止办喜事请唢呐班”写的清楚明白。

唢呐班是不提倡再请了,但办喜事没有音乐衬着,也少了些气氛。“经过协商同意,村里用上级拨付的相关资金1.6万元购买了8台大型音响设备,供村民操办喜事时使用。”杨万松说。

用大音箱替代唢呐班,村干部们起初都认为推广起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没想到,村民们的接纳度出奇的高,唢呐班很快就在高家村退出了“历史舞台”。

“村民都说,大音箱只用电不烧钱,效果还好,经济又实惠。”村主任张玉明高兴的说。“我统计了一下,从去年下半年至今,最少得给村民们省了二十多万。”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吴晓娟补充道。

仅仅是不请唢呐班了,就能省下那么多开销,越了解下去,我越觉得移风易俗真是大有文章可作。我一边听,一边认真的记录,想着把高家村的经验做法好好的总结汇报,为其他村提供参考。

这次调研,进一步坚定了我对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信心。一些看似“坚不可摧”的陈规陋习,其实早已失去了“群众基础”,只需找准角度、用准力度,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“连根拔起”。高家村的干部肯动脑筋,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,又为村民开了一扇门,而且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意,疏堵结合的解决了“唢呐班问题”,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在回程的路上,我决定抽空多到几个村走走看看,也许还有更多的好经验、好做法正等待着被发现、被推广。(濉溪县双堆集镇纪委  刘争光)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